Welcome to Viv-Media.com! 中文站 | 国际站 | 文学站

首页 诗文 名句 典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写景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作者: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作者: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山村咏怀
作者: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戏答元珍
作者: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相和歌辞·采莲曲
作者: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凉州词三首·其三
作者: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
作者: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浪淘沙九首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

塞鸿秋·浔阳即景
作者: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村居
作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中秋登楼望月
作者: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溪居即事
作者: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水仙子·咏江南
作者: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秋凉晚步
作者: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观游鱼
作者: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天净沙·秋
作者: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遗爱寺
作者: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作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作者: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作者: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页    共 15 页 299 条
古诗分类
高中古诗   励志   写酒   品质   冬天  
植物   忆旧   生活   愤慨   水乡  
无奈   古文观止   坚贞   想象   赞颂  
亲人   怨别   动物   怨刺   楚辞  
老师   留恋   小学古诗   渔人   凭吊  
写雪   月亮   怀才不遇   历史   山水  
祝福   农事   寓理   婚姻   宋词精选  
春景   将军   离别   讽刺   宴饮  
喝酒   祭文   思乡   思国   渡江  
春游   怀乡   依恋   忧国忧民   风俗  
孤独   庐山   惜春   游子   忧思  
民谣   哀怨   典故   更多>>
 
古文典籍

论语  三十六计  史记  孙子兵法  山海经 
周易  本草纲目  老子  鬼谷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世说新语  大学  三国志  庄子 
菜根谭  孟子  吕氏春秋  三字经  百家姓 
中庸  左传  冰鉴  千字文  韩非子 
弟子规  易传  金刚经  战国策  伤寒论 
了凡四训  笑林广记  素书  梦溪笔谈  礼记 
六韬  增广贤文  反经  百战奇略  文心雕龙 
搜神记  墨子  孙膑兵法  尚书  四十二章经 
智囊(选录)  孝经  荀子  淮南子  地藏经 
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  管子  汉书  颜氏家训 
孔子家语  贞观政要  幼学琼林  更多>>
 
 
 

友情链接 英文国际 联合大众网
魅力文学网旨在传承经典,弘扬国学,所有内容均免费提供阅读。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交或互联网的公开资料,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
您的合法权益或对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伤害,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联系QQ:2305838698

Copyright © 2016 - 2020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884号-1